高中《地理1(必修)》教科书简介和教学建议

2019-08-20 15:10

摘自:《地理港湾》

一、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的编写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思想。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指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党和政府在世纪之交相继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决策和行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应当面向大多数学生。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是相对短缺,高考毛入学率仅为1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教科书编写应以提高绝大多数国民的基本的地理素质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基础性和发展性、地理科学和地理课程的关系、科学知识的丰富性同学生接受能力与课时有限性的矛盾等问题。

图1课程标准《地理1(必修)》内容框架

3.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指南,正确处理科学、社会和学生三者的关系。把握地理科学发展的趋势,渗透地理科学的新观点和新方法,精选基本概念,突出地理过程,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基本自然过程(包括自然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关注全球重大问题,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创新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在科学求真和人文求美的历程中,关爱和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二、教科书的体系和体例结构

和初中地理课程一样,高中地理课程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着力提升国民的现代文明素质。但不同于初中课程的区域地理体系,高中课程以系统地理为主,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内容大体涵盖了现代地理科学的基本内容。在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中,地理1(必修)以自然地理的内容为主,走继承和创新之路,一方面继续保留传统高中课程中的经典自然地理内容,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但在具体要求上作了简化,着重突出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另一方面紧扣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的核心论题,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模块的总结,并起到沟通其他两个模块的作用。图1课程标准《地理1(必修)》内容框架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地理1(必修)》教科书的编写以忠实体现《课程标准》为准绳,在梳理各项内容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行星地球(天文背景)、自然地理过程(大气、水、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三个方面来组建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并参考《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

图2《地理1(必修)》教科书内容框架

三、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1.注重基础,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

必修一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从认识地球家园和人类活动舞台的角度,教科书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地球的行星背景,主要包括天体系统、行星地球、日地关系、地球运动、圈层结构等核心概念,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背景,例如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刚性地球的圈层分异及其特征等。这一部分属于天文科学或地球科学的知识范畴,或者说承担着天文教育和地学教育的任务,弥补了我国学校课程中地球科学知识没有单独设科的一面。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宇宙观、地球观和生态观,树立保护地球家园和科学探索的意识。

第二是自然环境的若干组成要素,包括岩石、地貌、大气和水等。这一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介绍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教科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和特性)的角度,从自然地理学科体系中围绕岩石、地貌、大气和水等要素,选择和重点介绍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深刻影响的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这些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五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地壳物质循环、大气受热、大气环流、水循环、洋流)、两大地理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洋流的分布)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地表形态变化和自然资源)。

第三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学习了若干具体要素的发展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以生物要素为例学习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最后通过分析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及其分布规律。

对于本册教科书的基础地位,编写时给予了充分重视,具体表现在从行星地球的宇宙背景、要素分析到整体综合的转变,强调地理尺度和基本方法在分析和归纳中的作用,渗透地理观念和地理方法的培养。这一部分既与初中地理课程中地球概论的初步知识相衔接,如地球的运动、地形的变化、天气和气候等联系起来,又有所提高和加深,不仅要了解具体的自然现象,也开始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使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全书整体上讨论的都是全球规模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但也注意通过局地的地理事实来印证宏观的地理现象特征,体现了综合和分析、全球和地方相结合的思路。教科书的编写注意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基本过程、基本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地理2(必修)》人文地理和《地理3(必修)》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打好基础。

2.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可以从其要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着手。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既包括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如岩石、地貌、水文、大气、土壤、生物等特征,也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等综合性特征。自然地理特征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就是自然地理过程。鉴于高中课程属于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课程标准》要求以举例的方式学会分析某些自然要素的发展变化及其特征,而不是为了培养地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去学习系统的部门自然地理知识。

教科书主要以岩石、地貌、水、大气等要素为例,讲述要素发展变化过程中牵涉到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特征及其地理效应。例如讲水循环和洋流时,重点介绍水循环的类型和基本环节、全球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效应,至于水量平衡、洋流的成因和类型等知识不再作系统的描述。讲大气时,从大气受热过程入手,讲述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大气水平运动,进一步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最后以局地天气系统为例分析大气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

讲岩石时,着眼于地壳物质循环,既联系地球的圈层结构,又关联地表形态的变化。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岩石的三大类型以及岩石之间、岩石和岩浆间的转化,重点掌握转化的起点、终点和顺序,但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其所涉及的地质作用,教科书没有作过多的介绍。讲地貌时,重在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并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及其对聚落和交通线的影响。关于地表形态的变化,学生在初中课程中已经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地表形态,这里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成因,认识到内力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再塑造使地表变平。

3.密切联系实际,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和文化多元的世界,其中有很多问题包括全球问题和地方问题需要用地理知识去理解和解决,如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和《京都议定书》签订和实施的曲折历程,自然资源的分布、配置、获取和保护,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策等。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是自然进化的一个部分,在地球生物进化历程中,距今一万年以来的第四纪全新世属于生物大灭绝时期,其中人类的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活动已经成为驱动自然地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环境压力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把资源环境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

教科书的编写力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概念的产生和原理的应用力求从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出发,内容的选取力求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例如在讲述地球上的水资源时,既从淡水数量占全球水量的极小部分说明水资源的有限性,又从人类现阶段需求的有限性说明水资源数量的丰富性,进一步认识到水资源的危机主要在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开发利用措施不足(如经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为认识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从数量和质量的角度)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和对策提供知识基础。

在讲述地球上的大气时,无论是讨论热力环流(以海陆风或山谷风为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以东亚季风为例),还是讨论高低气压系统(以寒潮和台风为例)、全球气候变化(以我国近百年来气候变化为例),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进行的。例如在讲述锋面的形成及其运动时,教科书选择了《水浒传》第六十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本作第六十四回)《呼延灼月夜赚关胜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中对于华北地区的深秋时节一场纷飞大雪飘落前后的景象描写,反映出作者细腻的生活体验和生动的文笔,从中可以体会对锋面天气现象的直觉感悟和理性分析。

教科书在讲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注意选择典型的地学景观照片来说明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冰雪山峰、陡崖、沙滩、沙丘等,这些既是地表形态变化的有力佐证,又是欣赏自然美景的天然素材,从中可以领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奇异力量,培养地学审美意识和技能。

4.呈现方式多样,鼓励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注意按照学生地理学习的心理特点设计课文,例如在章首安排若干思考性问题,让学生对本章学习任务有所了解,明确学习目的。注意选取不同类型的图像如反映太阳辐射和大气受热过程的简化示意图、描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曲线图、表现太平洋水温异常的遥感数值图等,培养学生读图和用图的技能。通过典型案例和开放型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讨论全球气候变化来培养意见分享、交流合作的意识,通过在河流地貌不同部位为聚落选址来培养决策技能,通过分析太阳辐射纬度差异的地理表现来训练学生相互启发、善于从不同途径寻找证据探究太阳辐射导致的地表自然现象的纬度分异现象,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为最后归纳和理解全球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奠定基础。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册教科书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模块的第一册,是全套教科书的基础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宜随意拔高。例如,因为课时有限(大约有32个学时),教科书紧紧围绕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个主题,对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作了认真细致的筛选,力求达到使未来公民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择的自然地理要素不求全,如生物、土壤等要素均没有介绍;二是要素的内容组织不求系统,如讲岩石时仅仅突出地壳物质循环,无关的内容无一涉及,讲地貌时紧扣地表形态的变化;三是教学要求简单明确,如讲洋流时着重介绍全球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效应,有关洋流的成因和类型不再介绍。

当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最低要求,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学校课程资源丰富,我们建议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教学内容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能力和兴趣、学校资源情况等,适当地做些拓展,例如增加预备知识的说明和背景材料介绍、深化某些主题的教学要求等。

2.适当加强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自然地理的知识内容系统性、实践性较强,例如天气系统及其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地表形态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分异等,都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拓展性。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强读图训练和实地观察、演示实验或模拟等,以加深学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3.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地理课程、地理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某些知识重点和难点如地球运动的特征和地理意义、科里奥利力、大气运动等,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如三维动画模拟直观地予以展现。互联网素材的广泛性则可以为学生讨论地理问题提供课程资源的支撑。

4.加强科学史教育,培养反思意识。

地理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它的发展也得益于其他科学的成果。例如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理解需要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而地理科学则为认识复杂的地球系统提供了综合集成的观点(如综合性的观点、区域性的观点)和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自然地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往往来自于相邻学科科学家的贡献,例如,大陆漂移学说来自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对地质学、古生物学等证据的归纳总结,自然带理论源自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对东北亚土壤地带性的描述和概括。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和观测资料的完备,一些规律性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例如三圈环流模式的建立;又如自然带理论最早源于德国科学家洪堡对南美洲安第斯山植被垂直分布现象的观察,然后是土壤地带性分布的发现,最后由苏联自然地理学家提出自然带学说并运用平均气温和水分指标建立了全球自然带分异的图式,目前关于自然带的机理和数量关系的模拟还在发展之中。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然地理学概念和原理的建立过程和科学家的贡献,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意识。